光鹽本身常年舉辦課程培訓生醫人才,自從承接勞發署計畫,成為全台唯一的生技醫藥培訓據點後,攜更多培訓資源協助新鮮人進入產業界工作。為了貼近傾聽年輕族群初入職場的心聲,透過舉辦【新鮮人生技小聚】,展開產業界與學界之間的對話,直球對決回答在校學生對於產業界的困惑與迷茫。
本場座談會齊聚光鹽三位顧問級講師,分別是蔡佩珊執行長、黃惠美營運長和梁世村企劃處處長,他們都有超多30年的產業經驗,以豐富的人生歷練為新鮮人提供寶貴的觀點。此外,光鹽同時也派出了三位年輕一輩的同仁代表,提供他們從新鮮人一路轉換到職場中堅力量的心路歷程經驗分享。兩個世代間的對話與碰撞,在同一場活動中能聽到兩派的觀念與論述,實屬不易。
我們透過四大議題的包裝:(一)認識生技醫藥產業鏈、(二)認識自我與職涯規劃、(三)如何與生醫職缺連結、(四)在學的我能做什麼?,讓大家對生醫產業有一個全面性的認識,打破生技新鮮人對於業界的想像。大家可能只停留在做實驗的工作類型,但其實產業很大,從法規到行銷都是未來的選擇之一。
Q1. 目前生醫產業的主要趨勢或變化是什麼?如何做才能符合產業趨勢?
縱觀近幾年生技醫藥產業的發展,製藥技術已逐步成熟,從小分子化學藥物進階到大分子蛋白質藥物,甚至衍生出使用自體或異體細胞進行個人化精準醫療,打破了固有的疾病治療手法。另一個跨時代的趨勢就是AI人工智慧,介入進新藥研發生命週期,降低整體的開發難度及成本;應用到智慧醫材產品進行影像判讀及分析,優化疾病診斷流程。
如何養成符合產業趨勢的技能,關鍵在於這些趨勢背後需要哪些技術?例如:再生製劑產品的開發仰賴細胞操作的手法、AI人工智慧背後需要具備coding能力去訓練系統、新興生醫技術領域需要遵循法規的思維…等。所以,新鮮人應該多關注產業動態,從最新發展趨勢回推拆解所需技能,才是正確的方法。
Q2. 新鮮人進入生醫產業時常犯的錯誤是什麼?我們該如何避免?
根據觀察,大部分新鮮人初入職場會遇到兩大截然不同的議題:
- 太在意同儕的眼光,導致害怕犯錯而不敢表達個人意見或提出問題。
- 待人處事過於直接,疏於職場禮儀而誤觸他人地雷。
以上都是是新鮮人的必經之路,每個人都曾遇過類似的議題,從做中學,擺正態度才是關鍵。
進入職場新環境先學會聆聽再提出建議,初期培養主管和同事對你的信任感,中後期才能好好發揮所長。
Q3. 生醫產業需要再念碩博士還是直接工作?各利弊是什麽?
根據觀察歷屆培訓學員的資歷背景,國內生技藥廠除了研發一職對於碩博士的研究經驗較吃重外,其他職務對學歷沒有太硬性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外商職缺本身就偏少,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學歷反而變成人資快速篩選的條件之一,故不在此討論範圍內。
對於取得學士後的動向是進入業界工作還是留在學界繼續深造?應該要先問清楚:自己為什麼要讀碩博士?而不是盲目地選擇留在熟悉的環境逃避人生問題,最後發現自己所鑽研的領域距離業界應用很遙遠,即使取得高學歷也無法順利找到工作,反而被學歷所局限著了。
Q4. 哪些生醫產業入門級角色或經驗能為長期成功打下最好的基礎?
生技醫藥產業鏈的組成與分工非常細,涵蓋了:專利、法規、研發、品管、製造、行銷、業務、運輸、倉儲、通路等職務。當中如果要選一個最適合入門的領域,我們認為品管是新鮮人的首選:
- 紮實基礎觀念養成:生醫產業最看重品質,掌握品質管理觀念,有助於展開全局思維。
- 學界輕鬆銜接產業界:品管需要實驗室操作技能,對於生技新鮮人而言不會過於陌生。
- 鍛煉職場心態:品管需要不斷重複相同品質檢驗流程,提供了一個鍛煉細心、耐力、穩定性的工作環境。
- 產業缺口大:各大生技藥廠目前開缺最多的就是品管,對於學歷及工作經驗要求相對友善。
- 晉升機會多:具備2-3年品管經驗後,將成為其他生技藥廠爭搶的品管人才,或可平行轉職到法規或研發職務。
Q5. 在學期間如何累積生醫職場經驗?
以下提供了幾個在學期間可以快速累積職場經驗的方式,但如何將這些經驗呈現在未來應徵工作的履歷上,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對於工作經驗相對匱乏的新鮮人而言,更需要重視每一段活動/工讀/社團經驗背後的貢獻及收穫,例如:參加社團的經驗,應該多描述具體舉辦了哪些活動?吸引了多少人參加?累積了哪些成就…
- 工讀
- 社團
- 實習計畫
- 閱讀產業新聞
- 參加產業相關講座或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