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藥政策趨勢
國家醫藥政策趨勢
全球生技醫療多元開展、升溫,安克生醫(4188)、國光生技(4142)、安特羅(6564)及普生(4117)加速推展海外銷售版圖紛傳佳音。其中,安克旗下免過夜的超音波智慧睡眠檢測系統順利取得南韓認證並完成出貨,6月也完成美國太平洋大學(UOP)牙醫學院的出貨,挹注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30%;這也是繼外銷至泰國後,再次完成國際出貨。...
再生醫療雙法過關,外泌體(Exosome)成生技產業當紅炸子雞,吸引包括前衛福部部長林奏延、血腫權威名醫陳耀昌、台塑生醫等爭相卡位。已投入細胞療法的長聖宣布成立外泌體新藥平台;訊聯在訂單暢旺中,半年內已採購4台生物反應器,台寶、向榮、永立榮、宣捷積極布局,為產業再掀投資熱潮。...
台灣珍貴健保相關數據將首度導入AI訓練並加以運用。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Google Cloud和Google Health昨(13)日宣布全國首例「AI-on-DM」計畫,健保署長期追蹤的第二型糖尿病資料,將導入Google Health醫學大語言模型、以AI平台訓練,為台灣200多萬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提前數年預測與管理併發症風險。...
美中貿易戰帶動產業大洗牌,搶搭美國「生物安全法案」列車,台灣生技業掀起赴美設廠潮,保瑞、台耀、奈米醫以併購模式插旗,台寶則參與鳳凰城Discovery Oasis園區建置,初估今年第一波投資金額從80億元起跳,改寫台灣生技業投資美國新高紀錄。...
「再生醫療法」今(4)日三讀通過,規範醫療機構、醫師對病人執行再生醫療技術、使用再生醫療製劑的行為。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正式生效日待行政院訂定公布,未來還有16項子法,希望在年底前可以完成子法訂定。...
生策會近日公布生醫族群今年1季業績表現,上市櫃公司中,營收超過10億元的公司共有23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五家,凸顯台灣生醫產業營收破十億的家數已愈來愈多。...
讀者專欄
隨著細胞治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再生醫療業者面臨如何將此新興生醫技術成功商業化的挑戰。再生醫療業者可採取多元化策略,包括與技術領先者合作進行產品研發與技術轉移,運用現代化的調整性臨床試驗設計加速產品的開發過程,並通過了解與利用細胞療法的加速上市法規政策,達成搶占市場商機目標。...
細胞治療作為一種革命性的醫療技術,具有極大的潛力來治療各種以前傳統藥物無從下手的難治性疾病。然而,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過程充滿了技術、臨床、法規、倫理等多方面的挑戰。本文將為細胞治療的未來發展提供一些思考性方向,希望讓後進業者能盡快跟上再生醫療國際趨勢。...
在進行動物實驗前,為確保研究的科學性、道德性和有效性,需詳細檢視以下15個重點項目。這些項目基於PREPARE指南,旨在優化實驗規劃,提升研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