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大榮景 12家賺逾1股本
生技業2024年獲利大拚比,保瑞、晶碩、美時等12家公司大賺逾一個股本,業界預期在美國製造、中國大陸擴大內需提振消費、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等三大政策加持下,2025年生技業主流趨勢不變,營收、獲利將再戰新高。
產業趨勢
生技業2024年獲利大拚比,保瑞、晶碩、美時等12家公司大賺逾一個股本,業界預期在美國製造、中國大陸擴大內需提振消費、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等三大政策加持下,2025年生技業主流趨勢不變,營收、獲利將再戰新高。
生技產業利多頻發,開年僅一個半月,至少已有漢達、健亞、逸達等七張藥證獲上市許可或等開牌,今年整體的取藥證數量也有機會改寫新高,將為整體產業營運添新動能。此外,智擎有5,000萬美元銷售里程碑金將入袋,仁新子公司Belite也獲國際大型基金1,500萬美元注資。
上市櫃生技公司2024年營收大放異彩,據統計有32家企業營收改寫新高,預期在併購、藥證和資源整合效益發威,2025年仍將連續成長曲線。保瑞、藥華藥、美時、大樹、晶碩等看好最具指標,可望領軍類股在金蛇年再創高峰。
美國總統川普宣誓就職後,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包括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樂觀看待,認為世界趨向跟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分析,川普退出WHO後,可能試圖重建一個沒有中國大陸影響力的全球衛生架構,但也跟台灣加入WHO的訴求不衝突,或許有更多機會跟他國合作。
歐盟與大陸之間在電動車關稅問題尚未解決之際,歐盟執委會近日再認定,歐盟醫療器械供應商沒有獲得公平參與在中國大陸公開招標的機會,這可能導致大陸供應商在歐洲受到限制,擬將大陸投標者排除在歐盟公共採購市場之外。
生醫產業結盟整合資源成趨勢:神隆以逾10億元入股漢達,攜手搶攻新劑型新藥商機;台微醫吸引亞美登投資,強化歐美布局;強生、耀勝透過換股成戰略夥伴,跨足安全針筒領域,為2025年營運帶來新利基。
川普總統1月20日上任、醫療科技展本周四登場,受惠政策和國際買家群湧,生技產業頻進好球,美國在地生產、AI數位醫療、細胞治療等三大族群最吸睛,有機會上演「龍年擺尾」戲碼。
網站內容受光鹽智慧財產權保護